泳池游水會否染新冠肺炎?一種物質令風險大大降低

華報總匯消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香港疫情放緩,港府康文署近日宣佈,大部分公眾游泳池將於本月21日重新開放。泳池會否成為播毒媒介?有醫學研究指,在水質合規格泳池傳播、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畢竟較低。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文網報道,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CSIC)專家此前展開研究,瞭解在海水或泳池游泳,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有多大。研究結果發布在該組織網站上。報道指,海水中含鹽,加上產生物質稀釋效應,或許可使病毒不再存活。而泳池和SPA館使用的消毒用品,也可使病毒失活。此外,桑拿室和蒸氣浴室的溫度保持在60°C以上,這個溫度對病毒來說是致命的。

但報告指,在淡水和未經處理的水體中,病毒還是可以更好地存活。而在陸地——海灘或岸邊,也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因爲病毒可在沙子中停留。事實上,根據美國疾管署(CDC)最新網頁說明,如果泳池有做正確的維護和消毒工作,應該可以清除或減低新冠病毒的活性。

但新冠是嶄新病毒 池水殺毒能力待研究。台灣有媒體則引專家指,國際上泳池的消毒劑含量一般是:氫離子指數(pH值)應保持6.5~8,餘氯量應保持0.3ppm~0.7ppm,而根據過去研究,泳池的平均氯含量,應該可以殺死大部分病毒,但是新冠病毒跟過去的冠狀病毒,或有點不同的病毒,泳池水殺滅新冠病毒的可靠性,仍待更多研究。

值得注意意是,根據文獻回顧,過去50~60年也曾發生過多宗泳池播毒事件,涉及腺病毒(Adenoviruses)、腸病毒(Enterovirus)、諾如病毒(Noroviruses)、A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