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勵清潔能源汽車 將先於歐洲向全電動車過渡

華報總匯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說,中國將先於歐洲向全電動車過渡。這是該通訊社在採訪北汽藍谷公關總監乘品牌與公共關係部部長王劉芳時傳出的評估。「2020年在北京地區,我們再不生產純燃油車,估計到2025年,我們應該在全國不再生產純燃油車了。而歐洲德國大概在2030年不再生產和銷售純燃油車」,王劉芳說。

據報道,北汽藍谷是中國生產清潔能源汽車的四家公司之一。在全球《財富》排行榜中位於第129位。中國以各種方式鼓勵清潔能源汽車的發展。為混合動力汽車買家提供高達30000元(4500美元)的補貼,為電動車提供55萬元(8400美元)。地方政府也提供額外補貼。因此買方只需支付汽車成本的40%。此外這些汽車不受適於大城市普通燃油車在註冊和出行方面的限制,例如,指標搖號,或者單雙號限行等。2018全球電動汽車中一半以上在中國銷售。

此前,德國媒體曾報道,中國當局向電動車領域投入數十億的資金。同時,中國高科技企業致力於推進無人駕駛技術。這讓蔚來汽車、拜騰汽車等一些原本在德國無人知曉的中國電動車初創公司聲名鵲起。目前,這些企業的活動重點還主要在中國,但未來它們也會進入歐洲市場。雖然,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汽車界的精品仍是寶馬、戴姆勒和大眾,但要是購買電動汽車,中國國產品牌卻更受寵愛。過去幾年應運而生的電動車初創公司也不是以傳統汽車公司的形象出現,而是更多地代表著一種有型的生活時尚。

為什麼中國要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以及中國是否將成為第一個完全轉向電動汽車的國家?王劉芳在接受採訪時就這一問題回答說:「因為中國不像俄羅斯石油那麼豐富,我們中國石油不是很豐富,中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石油。進口來的石油,有一半以上被汽車消耗掉了,因此,為了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我們電動車發展的力度會越來越大。這是我們發展電動車的第一個背景和原因。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國家人很多,有13億人口,汽車的保有量也很大,大概2億-3億的汽車保有量。僅僅是北京市大概有超過500多萬輛的汽車。那麼這樣,排放導致空氣污染帶來的霧霾也很厲害。為了保護環境,節能減排,我們也要發展電動車,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這是兩方面的原因。現在電動車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大概還不到5%,我們中國每年銷售2000多萬汽車中,去年只有100多萬輛是電動車,比例非常低。但是由於我們的政府非常提倡,我們的人民也非常接受這個電動車,所以它的增速非常快,它的增速大概是汽油車十倍以上的增速,所以我們北汽就提出未來要全面電動化,就是我們未來所有的產品就不再是純燃油車,有電動車還有混動車,以後純的燃油車我們就不生產了。2020年在北京地區我們就不生產純燃油車,估計到2025年,我們應該在全國就不再生產純燃油車了。歐洲德國大概在2030年就不再生產和銷售純燃油車。估計在未來,中國電動車的比例只會越來越大,這是一個背景。」

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中國的汽車製造業還不是最強的,而在電動車這一塊兒,「中國目前來說,市場容量最大,我們的技術相對來說也比較領先,我們的製造能力也很強,有可能成為我們中國汽車產業從生產大國到生產強國的一個促進因素。所以未來你會看到幾點:第一就是電動車在中國市場上的比例會越來越大,而且增長的速度會遠遠地超過燃油車;第二個是我們中國政府和中國的市場對電動車的接受程度也會越來越高;第三個是我們北汽自己,我們所有的產品開發、技術投入,還有市場都會向電動車轉型。」

的電動車品牌除了蔚來,還有小鵬、威馬和拜騰。汽車專家羅威(Bill Russo)認為,隨著中國電動車初創公司的興起,老牌汽車廠商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他對德國媒體說:「不只是因為這些廠家生產電動車,而是因為他們背後的財團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那些企業聲勢逼人。例如,蔚來的投資方是騰訊。小鵬背後是阿裡巴巴。威馬(Weltmeister)聽起來像個德國牌子,其實也是騰訊投資的中國品牌。這些企業不僅僅是製造電動車,而是無人駕駛的車聯網。」

還有一家名叫拜騰的電動車初創公司。今年年底,這家企業將推出第一批量產SUV系列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是德國寶馬公司的前高管戴雷(Daniel Kirchert)。讓戴雷尤其感到自豪的是電動車內配置的巨大的顯示幕。他說:「這個功能讓顧客感覺再也不想坐回到以前的汽車裡了。在這個新車裡,你可以體驗一種絕對不想錯過的新的智慧裝備。這可能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我相信,它將帶來巨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