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尋根到開拓的梁麗芳教授
在香港出生,移民到加拿大後,在加國接受大學教育,以及從事文學方面的學術研究,學貫中西的梁麗芳博士,是個開拓型的學者,她在學術方面做的事,都具有開創意義。
在學術界的多項創舉
首先,她是第一個用英文寫了三百六十頁《柳永及其詞之研究》的研究的學者 ,後來更自譯成中文,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
她也是第一個有系統地介紹台灣文學到中國大陸的學者。 1979年春夏間,為中國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義務編了三個選本:台灣小說選,台灣散文選,台灣詩選(1980年春出版),在1979年秋冬出版。
她是第一個提出華人文學 (華人文學包括華人用華文與所在國的語言寫的文學)這個概念的學者,1997年到中國大陸參加會議,首次介紹加拿大用英文寫作的著名華裔作家給中國。 2002年,她首次在溫哥華舉行的世界華人女作家會議,數月後又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舉行的會議,提出華人文學這個觀念,發表論文於《華文文學》(論文:《擴大視野:從華文文學到華人文學》)。
她解釋說:「這是因為之前,中國大陸學者只研究華文文學。我認為移民海外的中國人,第一代用華文寫作,他們的下一代,幾乎都不能寫華文,而用所在國的文字寫作,加拿大就有第二代華人用英文寫作,而且獲得主流社會承認,所以我覺得中國學界,應該擴大視野,把華人文學歸納到研究範圍之內。華人文學這個提法,引起了很大的迴響。改變了中國大陸的海外華人文學的研究。現在,研究華人文學已經成為大學學科,這已經成為共識。」
此外,她用英文寫的Morning Sun: Interviews with Chinese Writer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4) (早上的太陽),是第一本評介知青一代作家的英文書。 她寫的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Writers: Biography, Bibliography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Routledge Press, 2016)( 中國當代小說家:生平、作品、評價) , 是第一本詳細評述毛澤東逝世後,四十年來中國最重要的小說家的英語著作。
卑詩大學今年開辦了全北美洲首創,以英文授課的香港文學課程,是由梁麗芳博士任教的,她成為北美第一位用英語教授香港文學的學者。
尋根之旅改變研究範疇
梁博士在亞省卡加利大學唸書時,主修地理,但她還是發現自己對文學最感興趣,在卑詩大學唸研究院時,跟隨葉嘉瑩教授唸中國文學,她的碩士論文是《柳永及其詞之研究》,但唸博士時,她由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改為中國的當代文學,這是受到一次尋根之旅的影響。
回想那首次踏足中國的經歷,梁博士至今仍是這麼興奮,她說:「1976年夏天,文革尚未完結,我參加了一個青少年旅行團到中國,我們去了近兩個月,到了十四個城市,看了很多東西,回到加國後,很激動,我在中國拍了幻燈片,在葉嘉瑩教授家裡放映幾次,她叫朋友來看。我們還拍了一部紀錄片,後來在CBC (加拿大廣播公司) 播出,是很珍貴的回憶!」
她繼續說:「這次旅行改變了我的研究方向,我很注意中國發生的事,後來毛澤東去世,形勢變了,四人幫的消息也爆發出來,傷痕文學出現,很震撼!溫哥華華埠有一間華安書店,銷售中國的農民畫和書,雜誌等,我常到這裡看看有沒有新書,我發現《人民文學》復刊, 1978年8月11日盧新華在上海文匯報發表了短篇小說《傷痕》,講文革,之後就有很多人寫這類小說,我開始追蹤傷痕文學,在這書店訂了二、三十份中國的文學雜誌,我現在還保存這些雜誌,我一邊閱讀一邊整理了中國當代作家和作品的資料。」
「這些文學作品是全新的,作家是全新的,沒有人研究過這範疇,如果我研究這些當代文學,比較有價值,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比較難有新的意念,推翻前人的一些定論是比較難的。我常讀香港的《爭鳴》、《明報月刊》、《七十年代》雜誌,追蹤著中國發生的事,那時候流放的作家在1979年返回文壇,繼續寫作,他們經歷了很多,寫出來的事情都很恐怖、很震撼,我有興趣追蹤,我1982年發現知青文學題材已出現,很值得研究,便對葉嘉瑩教授說更改研究範圍,我讀知青作品有一段時間,已有個意念,1985年完成四百頁的論文,我寫到1984年的作品,題目是Images of youth in post Mao fiction (後毛時期小說中的青年形象) 。」
後來她到亞爾伯達大學教書,教中國書法,也教中國文學史與現代文學,1986年春天,梁教授遇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者許覺民(筆名潔民),她說:「他來亞爾伯達大學訪問,演講後毛澤東時期中國文學發展情況,我當他的翻譯,他說我有空可以去中國做研究,後來我申請到中加學者雙邊交流計劃資助,他願意接待,於是我去社會科學院,我給他名單,他幫忙聯繫了不少作家,我在中國訪問26個知青一代的作家,其中有不少是前紅衛兵 根據資料我寫成那本Morning Sun(早上的太陽),這本書出版中文版,改成《從紅衛兵到作家 - 覺醒一代的聲音》。那些作家很開心,他們很渴望外國研究中國的學者來。」
之後梁博士在大學教Post Mao literature (fiction),即毛澤東時代以後的文學(小說) ,用英語教,是全加較早的課程。之後,她又開了另一「傳記與回憶錄」課程,反映文革為主,因為八十年代后已有很多人寫文革經歷。
研究當代文學,是很艱巨的工作,她說:「研究當代文學,跟研究古典不同,因為不斷有新作家出現,我一邊研究,一邊做評論,但永遠不會百分百肯定,當代文學的版圖一直在變,整個社會氛圍也在變,很多人比從前富有了,人與人的關係改變,價值觀也變了,需要很敏感,看見那些變遷。西方思潮如何影響中國,也是一個角度,1980年代西方存在主義影響作家寫作方法,很多外來因素影響。」
海外文學視野更廣
梁博士是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的創會副會長,現任該會執行會長,她也研究加拿大的華文文學,與三位學者一起寫成《中外文學交流史》的《中國—加拿大卷》。這是加拿大華人文學的開山之作,她建構了華文文學史的研究框架,並梳理了加拿大漢學中的中國文學研究。
她說:「加拿大早一輩的華文作家只是自娛,感慨式的,並不是想成為名作家,他們要謀生,作品不多,他們大多寫古典詩。加華文學的第一波是港台移民作家,他們秉承五四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精神,吸取西方的現代派養份,浸染了加國開放自由的思維方式和氛圍,發表了相當可觀的作品。」
她又表示:「在1990年代末期之後來的中國大陸移民作家,他們在中國有很多發表機會,現在,作品發表的渠道也多了,可以在網上發表,他們很有意識追求寫作事業。他們的寫作加入了這裡的元素,就算是寫文革,也是用現在的角度來寫,這是在地化(localization) ,移民文學有在地化的元素。」
梁博士認為在海外寫作,不會有局限性,她說:「來到加拿大,有跨文化角度,眼界大些,看事物更深入,更多元化,達到另一個境界,因為有不同角度看事物。」(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