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聲/施者長行:尊重生命,自我把玩
以仰望的姿勢俯首習之,以咀嚼的方式細細品之,以感悟的心態深入探之。謹將此文獻給施行老師,同時獻給有緣讀到此文的朋友!——題記
施行老師是我在網路朋友圈子裏年齡最大的長者,前不久,我翻閱了他編著的三本自傳體文集,他的人生路深深打動了我。寫下「施者長行」這個題目,是因為施行老師的名字和人生經歷讓我產生許多聯想,他的名字就像他的人一樣,有著諸多的蘊涵。
施,詞典裏的主要含義是:施行,給予、施捨,均為付出的意思。全身心付出的人一定會走得很遠,這是本題目的第一層寓意。
「受當施,言必行」,這是施行老師對自己名字的解釋。即「國家培養了我,我就要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會不辭勞苦,長久跋涉,以實現他的夙願。這是本題目的第二層寓意。
施行老師已年屆八旬,稱得上讀萬卷書,走萬里路,交一萬個朋友,而且閱人無數。他用自己鮮活生動的生命歷程,證明了自己名字的意義,這是本題目的第三層寓意。
施行老師的人生路是坎坷的,也是艱難的,是執著的,也是快樂的。他是一本書,也是一所學校,他是一段歷史,也是一個時代。從他的書裏我看到了智慧,從他的學校裏我看到了德行,從他的歷史中我看到了堅韌,從他的時代裏我看到了敬重。他的施和行深深震撼了我,於是欲罷不能的筆以仰望的姿勢,決意將師者的形象寫進那段曾經失意的歲月留白。
施行老師1930年10月27日,生於福建福州長樂大宏村。這裏人傑地靈,著名作家鄭振鐸,冰心都出生在這裏。
施行老師的原名叫劉宜水,被施家抱養後改名施祖鏗,1949年參軍改為「施行」,一直沿用至今。
施行老師有一個在英殖民地政府法院當翻譯的養父,就是這個原因,讓施行老師在入黨的路上出現多次波折,從1950年第一次申請入黨,到1983年最終加入黨組織,整整在黨外徘徊33年,吃盡了苦頭。由於他癡心不改,終於修成正果,他戲稱自己是一位老資格的「黨外布爾什維克」。
施老師的身世很奇特,他有一個生母三個養母。1934年他4歲時,隨養母漂洋過海到馬來西亞(那時稱為馬來亞)定居。在此期間,英、日統治甚囂塵上,他飽受苦難。1947年為了躲避排華迫害,他毅然返回了祖國,那年他17歲。
1949年,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投身革命,成為一名偵察兵。金門島有他張望的眼睛,閩南大地留下他偵察的足跡。密林裏,他不怕蚊蟲叮咬;海水裏,他不怕冰冷浸泡;陣地上,他不怕子彈呼嘯。他用青春書寫年華,他用生命詮釋正義,接二連三的立功受獎,儼然一個英雄形象,鮮花和掌聲紛紛送給這位海外歸來的熱血青年。
然而,子彈未穿透他的盔甲,極左思潮卻把他的盔甲卸下。13年流浪的海外關係,成了他說不明洗不去的政治污點,偏見、排斥、審查,最後終於終止了他的戎馬生涯。
脫下軍裝,他依舊是那樣堅定,那樣熱情,那樣積極。放下槍桿子,他拿起筆桿子,1955年,他以自己的天賦和勤奮考取了上海俄文專科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前身)。
寒窗苦讀,195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留校任教。誰知「反右」鬥爭,「大躍進」,「插紅旗」,「拔白旗」之風,又一次次讓他在政治生命的判罰中煎熬。
人禍未過,天災降臨。1959年——1962年,是我們國家最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此間,他被調往洛陽工作,整天處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他曾帶領學生到黃河邊上采「水紅花」充饑,也曾用醬油湯支撐度日。他曾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坐在地上,人像一個空虛的草堆,風一刮都能倒,走起路來,如同漂浮在茫茫夜空中的一根草,四處遊蕩,那一刻,我仿佛體會到了什麼叫活著的幽靈”。
天災剛走,人禍又加倍上演,十年文革,十年蕭瑟,十年自危,十年低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人生有幾個十年啊,可他依舊忠心耿耿地面對。
憑著頑強的毅力,他終於挺過來了,15年後他重返母校時,很多人都不認識他了,還以為他是從外校調過來的呢,沒變的是他依舊那樣樂觀。
1983年,他的政治生命被正式解鎖,那一刻他無語,淚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1991年,他光榮地離休了,這一年他61歲。
61年啊,在這61年裏,4歲前他兒提懵懂,13年海外漂泊,33載黨外徘徊,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日子寥寥無幾。61年的人生路似一葉小舟,時而在波谷中壓抑喘息,時而在浪尖上震動飄搖,可無論怎樣艱難,他始終堅信彼岸一定能夠到達。他沒有消沉,施與行的內動力,讓信仰在漫漫長路中,愈挫愈堅,愈堅愈奮,愈奮愈高。正如他在散文集《彩霞滿天》中所說:「只要把祖國放在心上,我的激情就會永遠燃燒」。
一個人在順境中快樂也許並不難,可在逆境中始終保持快樂的心態卻很不容易,施行老師做到了,這不能不讓人為之敬佩。
他對自己過去所從事的職業,幽默地作了自畫像。「我當過工人,但我不像工人,我當過兵,但我不像軍人,我是海外歸僑,但我不像華僑,我是離休幹部,但我又不像老幹部。我到底像什麼?人家戲稱我是「四不像」。這段自嘲般的訴說,讓人感到輕鬆、自然、豁達。這種未定位的說法或許是最為準確的定位。因為施行老師沒有被任何職業捆綁,而是在所從事的職業中汲取營養,豐盈自己,以不斷開拓的腳步施行,施行,再施行,即便在最為困苦的歲月他依舊快樂的施行著。於是,憂傷自解,怨恨旁落,負累釋然,靜心如月。可謂:紅心堪比白髮,快樂面似桃花,曆久愈加彌新,萃取人生精華。香港詩人王一桃開玩笑說:「施行、施行、就是行」!
他在他的「人生感悟」篇裏這樣說道:「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經濟上的貧困,也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和心境處於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感動過你的一切不再感動你,吸引過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也不再能激怒你,這時,人就要另闢蹊徑」。透過這段穿透紙背的歲月結晶之語,我們仿佛看到了施行老師是怎樣以腳下的獨步,辟開那柳暗蹊徑而喜看花明的吧!
他說:「最可怕的人生是把多維的生存圖景看成平面,因為那平面上刻下的大多是凝固了的歷史——過去的遺跡。但活著的人們,活得卻是充滿新生智慧的,由不斷逝去的『現在』組成的未來。人不能像某些魚類那樣躺著走,人也不能像某些獸類那樣爬著走,而應該站著前行,這才是人類應有的姿態」。多麼客觀,多麼精闢,多麼理性,多麼鮮活啊。從中我們看到了施行老師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人生態度,看到了他對主客觀的認知,看到了他那不斷前行的步履。
我們也曾經看到一些人,他們往往在一段歷史,一次運動,一個事件中,遭受打擊或創傷後,就再也爬不起來了,整天耿耿於懷,怨天尤人,包袱越背越重,最後用附加的「政治壘石」將自己壓垮。相比之下,施行老師的視野是多麼遠大,胸襟是多麼寬廣啊!「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到無求品自高;願聞己過,但求民情」。這是他的前輩同鄉,清官林則徐的四句名言,也是施行老師的座右銘。
施行老師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富於自省的人,也是一個精神消化能力極強的人。他有仰望而知的虛懷,也有俯首而入的若谷,更有著謙恭施行的美德。他喜歡歌德的「少年我愛你的美貌,壯年我愛你的言談談吐,老年我愛你的德性」。他喜歡劉大白的「少年是藝術的,一件件地創作,壯年是工程的,一座座地建築,老年是歷史的,一頁一頁地翻閱」。他還喜歡王鼎均的「上帝把幼小的我們給了父母,把青年的我們給了社會,到了老年把我們給了我們自己」。從他喜歡的格言不難看出,他人生的厚度,寬度,以及長度的呈現是有緣由的。
如果說施行老師前60年的人生路充滿坎坷而笑對人生,那麼,他離休後至今的生活狀態則進入人生的「玩年」。他曾在他的《上外情》一文中這樣寫道:「我不認為我今天已進入垂暮晚年,而是進入美好的「玩年」,大玩特玩之年。」應該說,玩是人們解決溫飽後最高的生活境界,「玩年」的提出,則把這種境界界定在一個年齡段上,這不能不說是對快樂賦予的具體時間樣式,對幸福以空間維度加以展示,對人生從本體上注入了積極的內涵,對生命以尊重的態度自我把玩。甚佳,甚妙、令人推崇。
施行老師不喜歡人叫他「施老」,在他看來,被稱為「老」的人,應該是德高望重的人,「而我既德不高,也望不眾,何必稱老呢」?從這段話我們既可以看出施行老師的自謙,也可以看出他年輕的心態,所謂心不老人就不老,施行老師應是範例。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剛過50歲就說自己老了,有的人沒到40歲也說自己老了,更有老者30歲剛過也說自己老了。人老先老心,當意識不斷暗示自己「老」的信號,潛意識就接受了這種「老」的資訊,通過神經中樞,大腦皮層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過程,意識便被調動起來的潛意識所左右,進而使「老」得以確認。人們的潛意識是巨大的,也是被動的,如果意識頻頻給力於潛意識「老」的資訊,甚至給力加著,那就會加速人的老化過程。於是30多歲的年齡就有了半百人生的老相,剛過不惑已滿面滄桑,天命之年已成為步履蹣跚的老者,花甲之時則病入膏肓。
說到這裏讓我想到另一種老態,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例。有一個幼兒,從小跟爺爺奶奶在一起,老人一手帶著孩子,後來他們把孩子送到幼稚園,可與幼稚園的其他孩子形成極大地反差。這個孩子說話像爺爺奶奶的口吻,行為像爺爺奶奶的舉止,就連走路也是爺爺奶奶的步態,整個人就是一個小老人,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小老樣。老師們經過好長時間的教育幫助,才把他的一些行為扭轉過來。
其實,施行老師也是爺爺年齡的人了,我相信在他身邊長大的孩子絕不會有老態。一是他有知識;二是他有文化;三是他有智慧;四是他有豐富的人生閱歷、經歷和資歷;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顆不老的心,他快樂的情緒能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更能感染給孩子。
事實和我想像的一樣,甚至遠遠超出我的想像。2010年3月份,他的一個小孫女出世了,在孩子出世前,他就為小孫女建立了一個博客,名叫:「小馨馨的丰姿」。這個博客記錄了小孫女的成長過程,並以小孫女第一人稱「我」的口吻,用文字,圖片和聲音等方式全方位展現,看後讓人驚歎不已。下面只截取其中的幾段文字以饗讀者:
-哈哈!我出生了!
-據說,今天是個好兆頭,前幾天,天天下雨,今天中午以後天氣大放光明,大家都急著來看我,看我到底長得什麼樣?我感到很幸福,我生活在今天高科技時代,我的出生一切都很順利。像我這樣才出生第一天就寫出了第一篇日誌,這在人類歷史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吧!
(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晴_
-今天我在學習吃奶了。
(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晴)
-今天我從醫院回家了。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
-你們不抱我,我就哭。
(2010年4月13日星期二陰)
-我在閉目養神,你們看我也不睜眼!
(2010年4月25日晴)
-今天是我滿月的日子!
(2010年5月2日星期日晴)
-白天不抱我我就不睡。
(2010年5月4日星期二多雲)
-我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名人了,你打開谷歌網站,鍵入「小馨馨的丰姿」,馬上就會跳出新浪「小馨馨」,這說明我已經有一定知名度了。
(2010年7月30日星期五多雲)
-我最近大了比以前更皮了,喝奶從不老實,不肯喝,見奶瓶就推開,弄得大家很頭疼,我卻得意洋洋。
(2010年8月3日星期二多雲)
-我拍了幾百張藝術照,一會戴帽子,一會包頭巾,整整折騰了兩個多小時,照片拿來了,光碟還沒有送來,由於版權所有,所以我外拍的藝術照就不能上傳了。
(2011年6月2日星期四多雲)
-看,我的笑臉有多麼燦爛(附照片)
(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陰)
-今天是我15個月生日,我說的話你們能聽懂嗎?
從上面小馨馨的幾段文字,我們看到孩子在健康快樂地成長,這種成長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行走。這種行走是自然的,科學的,既沒有傳統老態的說教,也沒有揠苗助長的早熟,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了童真,童趣、其童心得到最大化的釋放,童年仿佛置身於童話般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又與時代緊密相連。她有一個快樂的正在進行著的童年,還有一個複製版的隨時都可以重播的童年。相信有一天小馨馨能經營自己博客時,這博客的內容將是她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今小馨馨已經六歲了,她的網頁已經達到了35頁)
施行老師的童年是心酸的,然而,他把用心酸積澱成的愛送給了孩子,這也許是施行老師「玩年」最為動人的品格。
施行老師的「玩年」是快樂的,也是浪漫的。退休後,他把遊覽觀光作為「玩年」的重要內容。他到哈爾濱感受北國冰雪;他去椰林寨領略南國風情;他到閩西客家土樓探密;他入華清池唐風尋古;當五間廳夜空的槍聲把他從睡夢中驚醒,便去海寧臨海觀潮,夜訪利瑪竇、湯若望墓他久久站立;神游青海湖、夢幻敦煌、直闖野人谷;他四下溪口,重返鷺島,穿過釣台晨霧感受雨中石林;他沿著唐僧取經之路來到高昌故城,經煙雨靜思園,登上嘉峪關;在肇興他認識一位元上海小老闆;在侗寨他重溫「生死戀」;那雁蕩秀色曾使他鹿回頭;那黃土高坡曾讓他內心掀起延河水的波瀾;唱著綠島小夜曲,他走進臺灣東海岸;可蟶子情又讓他回歸故里,妙不可言的福州魚丸,把他醉倒在冰心文學館……
多麼時尚,多麼愜意,多麼悠然。截至目前,國內除西藏,寧夏未去,其他地方他都已走遍。國外他也去了很多國家,下一步的旅遊計畫正在擬定,真是不敢想像,這竟然是一個80歲行者的「玩年」。
施行老師的「玩年」不僅行走,而且四處為自己「充電」。他曾向《安娜、卡列妮娜》的譯者、翻譯家草嬰討教文學;他曾向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音樂譯配家薛範請教音樂;他曾向英語辭書泰斗葛傳椝學習工具書編纂;他曾與「尋夢維納斯」的男女主人公結為鄰里;他還和盲童女作家袁靚成為忘年交。走到哪里學到哪里,他是名副其實的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
施行老師的「玩年」貴在不斷向前拓展。他撰寫出《彩霞滿天(散文集)》、《人物春秋(散文集)》、《隨想雜談(文論集)》等三本書近50萬字。他的第四本書《名人逸事(微型故事集)》即將完成,他的第五本書《漢語新詞百科動態詞典》正在籌備之中。為紀念建黨九十周年,他還製作了「一個離休幹部的人生追求」光碟。(五年後的今天,《汪曾祺文學閱讀詞典》,《文史趣聞百篇》,《玩年集》,《上外情》,《難忘蘇俄歲月》,《名歌名曲趣聞百篇》等又相繼問世。
他不僅用腳行走在大地山川,還用手指徜徉在茫茫網海,在虛擬世界裏他建起自己的家園。「小馨馨的丰姿」、「東方人文網」、「世華文學網」、「汪曾祺之友網」、「施行文化網」、「田園女詩人許淑雲網」等7個網站及博客。這是他情感的寄託,也是他心靈的視窗,這是他正能量的展示平臺,也是他精神不老的標誌。
施行老師的「玩年」充滿人性亮點,他情感的沸點很低,一個不經意的資訊就被他的善良點燃。他曾為河北女詩人許淑雲的兒子治療白血病,四處奔波求助,也曾把自己的電腦送給一位經濟拮据的老歸僑,還幫助他人發表詩篇,傳授攝影的技巧。
施行老師的「玩年」時刻有幸福相隨。他有一個與他一路牽手走來的知心伴侶,無論是在饑餓難耐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還是在「十年文革」的「悲哀」境地,無論是長期兩地分居,還是幾十年的黨外煎熬,夫人始終不離不棄,她以女性特有的堅韌和賢德,支撐著屬於他們的世界。50年相濡以沫,他們走過金婚歲月。三世同堂,其樂融融,祖孫三代綿延了半個世紀的「上外情」,讓人看到了家的溫馨,看到了社會的進步,看到了一個時代的縮影。
施行老師有一個引以為豪的姑父汪曾祺,他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京派小說的傳人,被稱為中國最後的一個士大夫。受姑父的影響,施行老師堅信好人必有好報。
在本文即將結束前,我用這樣一段話試著去把施行老師讀懂:即心態決定狀態,狀態化為行為,行為變為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與時代相連,而最終掌握命運的只有自己。
熟諳此道,方能長行……
(作者: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