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生命的火花:清真鋪的那碗羊肉湯

這是60年代。

這是我國處於最困難的年代。

當時,我在河南洛陽工學院工作,現在改名為河南科技大學。那裡情況尤為糟糕。我還算走運,儘管天天吃不飽,但還可勉強維持生命。有時與同室的小廣東黃榮恩老師,他是從朝鮮志願軍高射炮兵復原回來的,畢業於西安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我們從老鄉手中用高價買來野雞、野兔,剝去皮毛後,就在宿舍背後架起柴火燉湯,這時並沒有加什麼佐料,但吃起來卻覺得分外鮮美。由於小廣東是廣東人,擅長於烹調術,因此,烹調任務非他莫屬。

我們住的宿舍是在一樓,後面是一片野地,我們就地採集柴火,在屋簷底下架起了小鍋,把從農民手中買來的野雞、野兔放入鍋中燉煮,這時沒有油,放一點鹽就不錯了。不一會,鍋中的獵物就上下翻滾。哇,好香啊!

有時還專門上街到洛陽澗西區上海市場去,這裡商店大多是從上海搬遷過來的,所以才叫上海市場。那裡有一家大新酒樓,要吃就得在外面排長隊,一排就是幾個小時,有時排到半截,店方突然宣佈,今天無貨色供應,不要排隊了。我們只得拖著疲憊的身軀怏怏地回去。大新酒樓是一家從上海遷來的酒店。它的美味常常使我們垂涎欲滴,吃過一頓久久不會忘懷。

而現在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當時上海的情況比洛陽好多了。自從1960年結婚以後,夫妻分居兩地,每逢假期,我就得往上海跑。暑假情況較好,寒假就慘了!

12月的北方,天寒地凍,白雪紛飛,只見嫋嫋炊煙從一家家茅舍裡飄出。

我從洛陽乘棚車要輾轉4天4夜才能回到上海探親,真是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地步。

有一年的冬天,幾經周折,才在夜幕蒼茫中來到金陵古都。

在南京我已陷入饑寒交迫的境地之中。

棚車徐徐開進南京車站。明天晚上我們才能重新出發。

本該去尋找一家旅館住下,可是一想,這已是半夜時分,再熬幾個小時天也就亮了。

這時夜幕已深深,離天明沒有多久了。那就在這裡湊乎一夜吧!我四處尋覓終於找到了一家清真羊肉鋪。我身上穿的那件藍色大衣,這是我離開部隊唯一重型的禦寒武器。還是我當年花了很多布票才置下這件冬裝,結果這件藍色大衣也抵擋不住今晚的嚴寒,那我就沒有什麼好招使了。

我趕快就近找了一家清真鋪要了一碗羊肉湯,接待我的是一位頭戴小白帽的回民年輕服務員。

他招呼我坐下,這時除了我這位顧客外,別無他人。

我問服務員:

「現在溫度大概幾度?」

他回答說:

「今晚有寒流,天氣特別冷!可能溫度達到零下11度左右。」

服務員端過來了熱噴噴的羊肉湯,上面還漂浮著蔥花。

我邊喝湯邊暖和著身子。可是,看樣子僅靠這碗湯還不行,趕快站起來,喝一口湯,就邊跳動著全身,但依然招架不住,渾身冷得瑟瑟發抖。不管怎麼樣必須運動全身,否則,我今晚有可能就凍死在這裡。

這時,心中浮想聯翩,四處遊蕩。沒有人知道你漂蕩在何方?這時我想起了自己整整的一生。從漂洋過海到南洋,後來回國讀書,又遇上國民黨的腐敗無能,一解放就參軍,解放後又是政治運動一個接著一個。現在國家又陷入了困難。

但是,我又想一個人的命運又是何嘗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你努力奮鬥,只要你堅持不倒下,你就會有希望。這時我心中又湧起了一股熱血,一股希望,我想,我不會倒下,我不會死,我要活,我一定能活下去!

幸好,此時東方已露出了魚肚白的光芒。黎明已光臨大地。我終於支撐過來了。

我真要感謝那清真鋪的這碗羊肉湯,一碗湯一條命,是它使我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花。

說起來也很奇怪,平時一碗羊肉湯,完全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在這關鍵時刻,它又顯得如此威力無比。

因此,對一件事物的評價,不能籠統而言,應該要看它在什麼情況下,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對一個人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啊,羊肉湯,你是我的生命中的救命湯!

1962年1月31日於洛陽

2018年9月27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