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L勞資雙方均不啟談判 未來三年無停罷陰影

華報總匯消息:在北美冰聯NHL新的2019-20賽季即將開始之際,讓球迷忐忑不安的有可能賽事停罷的陰影終於消去,據球員工會9月16日宣佈,該工會在2019-20年球季之後,將不會重開現行的集體談判協議(CBA)。在2013年因勞資糾紛後簽訂的10年協議,其中包括8年後勞資雙方可以選擇退出協議的條款。因此,當勞資雙方均不啟談判,這意味著至少未來3年不會出現因談判破裂而形成的罷工和停罷情況。這無異對廣大球迷是個好消息。

在此之前,北美冰聯資方於上月底表示,明年將不會使用其選擇權終止現有的勞資談判協定,並在最後期限前兩天宣佈了決定,通知工會是否將重啟勞資談判。NHL必須在9月15日前決定是否在2020年9月之前終止該協定,比現有協定提前兩年到期。如果球員們選擇重新開放CBA,那麼這將是自2004年以來CBA可能出現的第三次停工。如果球員選擇不終止協定,該協定將一直有效到2022年。下一屆冬季奧運會將於當年早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當時, NHL專員加里•貝特曼(Gary Bettman)在該聯盟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不希望重啟談判,等於把球踢到球員工會一方。然而,球員們也有自己的擔憂,尤其是在代管問題、奧運會參賽和與曲棍球相關的收入分配方面。雙方希望更多的國際比賽達成一致,並就最早於2021年2月舉行另一屆冰球世界盃進行談判。

整個夏天,聯盟和工會一直在開會討論。據報道,去年春季對工會代表進行的調查顯示,託管是球員們最關心的問題。目前CBA的規定,球隊的老闆和球員平分賽事相關收入,如果球員工資超過這個比例,就會有一定比例的收入由協力廠商代管,以達到收支平衡。球員們抱怨說,在過去的七個賽季裡,一些球員已經損失了超過10%的工資。但聯盟則認為,代管是工資上限制度的一個功能,當工資上限越高時,被保留的金額就越高。

因此,當球員工會宣佈不啟重新談判後,貝特曼發表聲明,表示很高興聽到NHL球員工會這個決定,並稱聯盟期待與球員工會繼續合作,造福雙方,特別是球迷。

在NHL歷史上共有四次勞資糾紛導致停賽。第一次在1992年四月,停賽10天;受影響賽事全在同一賽季重新編排。第二次在1994-1995年度賽季初段,最終導致賽季從原本的82場減至48場;且所有隊伍亦只在自己所屬的區內比賽。第三次勞資糾紛發生在2004-2005年度賽季。在球員與聯盟之間的薪酬協議全無曙光之下,聯盟宣佈取消整個2004-2005年度的賽季。糾紛持續310日,在2005年7月球員與聯盟才達成新的薪酬協議。這是北美職業體壇第一次因勞資糾紛而導致賽季取消。其實,這次糾紛是因聯盟希望能實施球員薪酬上限來制衡不斷上昇的球員薪酬,但球員工會卻極力反對。最後,在球員工會大幅讓步下才達成新的協議,第四次發生在2012年9月,2013年1月正式達成新的協議後,1月19日起恢復原有的48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