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養老準備普遍不足 專家籲規劃亟待提上日程

華報總匯消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中國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老」。據世界銀行發佈的《中國養老服務的政策選擇:建設高效可持續的中國養老服務體系》報告預計,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會達到26%,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8%。與社會加速「變老」相對立的則是人們養老規劃意識的薄弱和行動的緩慢。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聯合發佈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就指出,中國人存在養老準備普遍不足的問題。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國社科院社會保障實驗室執行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近日就「國人養老規劃與準備」議題接受了讓報的採訪,指出國人養老準備普遍不足,有關規劃亟待提上日程,同時,記者在調研中亦發現,即便是已有意識為日後養老作準備的城鎮家庭也面臨不知如何規劃或計畫粗糙、無明確財務目標以及缺乏多元化的投資等問題。

多位業內專家指出,養老准備普遍不足是一個大問題。雖然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建立了以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為主,企業年金(第二支柱)、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為補充的多層次社會養老金制度。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仍是基本養老保險獨大,且只能覆蓋退休後基本生活開銷的情況。多位受訪人士向記者指出,要想退休後仍有較高的生活品質,個人也應為自己的養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並提早開始規SSLExpress劃準備。而影響老年生活品質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個人儲蓄。不過前述《報告》調查卻顯示,調查對象普遍對未來缺乏緊張感,且缺乏儲蓄目標或儲蓄時間晚等問題。具體而言,由於缺乏相關養老投資者教育,人們開始準備養老儲蓄的時間普遍太晚。《報告》發現,不到一半的調查對象尚未開始為養老做任何儲蓄。年輕一代同樣缺乏對未來的緊張感,大部分人計畫在40歲時才開始儲蓄。在50歲以上已開始儲蓄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在平均年齡45歲時才開始儲蓄,導致積累儲蓄的時間不足。顯然,缺乏具體的養老規劃和儲蓄目標是民眾普遍面臨的一大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華俊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未備先老」並非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而是在社會老齡化進程下全球主流國家面臨的共同挑戰。「不過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用了更短的時間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因此我們面對的壓力和挑戰也更大」。

而如何應對「未備先老」,受訪人士均表示應從政策與個人兩個維度發力應對這一難題。一方面,政策應走在個人之前。換言之,即應由上至下地建立起有利於個人養老規劃的機制與環境。高華俊就建議公共政策部門可採取相關舉措引導個人規劃養老;各級政府、社會組織亦可在企業、社區等開展宣講活動從多維度向民眾提供科學規劃和理財課程等。此外,針對準退休人群,社區可向其提供相關養老規劃培訓課程,退休再就業、創業指導,幫助其更好地規劃日後生活。「只有頂層設計開始強調個人規劃的重要性,全社會的意識才會逐漸提高。」北京地區一養老服務諮詢機構負責人向記者說道。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則進一步向記者指出,當下中國人仍有明顯的儲蓄意識,但尚未樹立針對養老的長期投資觀念,「儲蓄還需和金融理財結合起來才能實現養老資產的增值保值」,因此政策還可通過稅收優惠等手段鼓勵民眾早儲蓄、多儲蓄並且將財富積累與多元化的投資相結合。另一方面則須民眾充分從自身需求出發為養老做準備。房連泉就建議,城市居民可從老年生活需求的幾大要素出發,系統性地建立起財務目標,並提前進行長期儲蓄和投資安排。具體而言,首先是要為保證退休生活品質做儲蓄準備,「退休後也能過上舒適體面的生活」,這即需要民眾根據當下生活開銷和日後所能領取的養老金估算出退休後每月額外還需的金額,並為此開始儲蓄和理財投資;其次,則是應對潛在重大疾病的開銷——即基本醫療保險不能覆蓋的部分,對此民眾可有針對性地為自己挑選合適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再者,則是需考慮高齡後可能出現失能、失智需要人照護的情況,如此還可為自己適當配置長期性的商業健康護理保險。

不過有諮詢機構合夥人則指出,目前我國商業護理險種產品設計尚不完善且多作為其他壽險產品的附加險出現,與發達國家真正意義上的護理保險還有較大的差距,急需保險機構完善自身產品構建,推出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同時,高華俊則認為護理險的不完善仍與頂層制度設計先關,「當下我國社保長期護理險仍處於試點階段,尚未形成核心的機制建設,也是這一問題長久得不到突破的原因」。

而關於啟動養老規劃的年齡,多位受訪人士均強調,越早越好。房連泉就表示,較早開始儲蓄與投資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是有較好的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可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空間進行多元化的投資安排。具體而言,在財富積累的早中期人們通常有更強的投資抗風險能力,因此可根據自身情況對不同收益風險的理財產品進行多元化的配置並實現價值投資,而在臨近退休階段,人們則會更傾向於保守穩健型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