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勇/學校理應成為傳承國學的重要基地
現代意義上的「國學」概念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這一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卻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簡單地說,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通稱,主要是指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基本精神與典籍。寬泛言之,中華各民族從古代到今天,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蒙學讀物、習俗、禮儀、語言、文字、天學、地學、農學、醫學、工藝、建築、數學與數術方技、音樂、舞蹈、戲劇、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思想、心理、信念、宗教、政治、倫理等,都在國學的範圍之內。
這樣看來,國學仍是無所不包的。
上個世紀初,旅日學者借用「國學」這一概念,想表達的是與西學相對立的中國文化與學術的內涵。也就是說,他們的原設定是國學與西學的對立與差異。但一百多年來,中西文化日益融合,已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其實,國學不是國故,不是舊學,它也是與時俱進的。這是我們今天討論國學所必須注意的問題。
我們今天談論的國學,主要涉及三個層面,即知識層面、價值層面與精神信仰層面。
就知識層面而言,國學是從認字開始,瞭解名物訓詁和典籍,這雖然需要工夫,卻可以通過老師和工具書,從簡單到複雜,慢慢積累起來。
就價值層面而言,國學主要是教我們做人,引導我們樹立健康的文化價值觀。
就精神信仰的層面而言,國學主要解決我們安身立命的問題,解決終極性的信念與關懷的問題。
在中國教育日益國際化的背景下,我們要營造一種氛圍,要把學習、借鑒中外文化或文明,滲透、貫穿在兒童、少年、青年乃至成年教育之始終。我們強調開券有益,希望國民虛心學習,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動。
在這裡,外國文化不僅指西方,還應包括印度、埃及、阿拉伯、東亞等,包括全球上各族群、各地域的古今文化。
我們積極引進、學習外國文化是必要的,但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澱,我們要有自己的主心骨,有對自己文化的深切理解與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性。
文化或文明對話的前提是文化或文明的自覺與自信。自信不是盲目的,是以自覺為基礎的。
我們一定要深度地理解本國文化的根源與發展、正面與負面、輝煌與包袱。
一個西方人,不管從事什麼行業,在他經受的家庭、社會、學校教育中,起碼誦讀過、學習過《荷馬史詩》、柏拉圖或亞里斯多德等希臘哲學、西塞羅的羅馬政論、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等。這是他們人文修養的基本功。
法國小學、中學的國文教育注重本土文化思想的訓練,中學生即開始學習笛卡爾、馬勒伯郎士的哲學,孟德斯鳩、盧梭的政治學等。法國的哲學名篇進入了他們的中學教材,當然也進入了他們的「高考」試卷。
為什麼我們中學生的教材鮮有古代哲學的原著經典?我們是否低估了中學生對古典原著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法國對大學生的國文教育重視古典學,即重視古典語言學和希臘、羅馬的典籍以及有關宗教、歷史、哲學、倫理、政治、經濟等古典著作的閱讀。現代歐美大多數知識份子在成長過程中反復接受上述古典教育,並浸潤於其中。
二十多年來,民間一波又一波的「國學熱」表明國人對於國學迫切地需求。當然,國學熱不免魚龍混雜,需我們積極引導、撥亂反正、正本清源。
既然國民需要且渴求瞭解國學,那我們體制內的學校裡的國學教育就應當系統展開起來,學校理應成為傳承國學的重要基地。
傳統文化寶庫中有大量膾炙人口、傳之久遠的蒙學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弟子規》《幼學瓊林》等,還有一些家訓、家書等讀物,這些都是「正蒙」的好教材。《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及其他典籍中都有不少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教育我們如何立志有恆,如何做一個對民族、對人類有用的人。
一個中國人,應當掌握好母語,應當具有中國文化的常識,同時還要對基本經典下功夫。
經典如《四書》《老子》,古代文人必讀的《左傳》《孟子》《莊子》《離騷》(或《左傳》《史記》《莊子》《離騷》),都是基礎。五經(《周易》《詩經》《尚書》《儀禮》《春秋》)或十三經是中國文化的根基,有條件、有能力的人一定要讀經。
我們認為,國學的基本經典應當系統地、分別地、循序漸進地納入大、中、小學的課本教材中。我們要好好研究,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下三代,若干代,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接受國學基本經典的教育,這會影響他們的一生,這也關係到一代代國民的文化認同和族群認同。
對青少年來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很重要,尤其是學校教育。因為學校給學生以系統的、相對準確的教育。國學教育也是如此。
我國傳統的教育,特別重視培育孩子們的性格和品行,使他們有一定的文化教養。古人說的「蒙以養正」,或「正蒙」,即開蒙的時候一定要端正。由有德的家長與老師對兒童發蒙,教他立志做一個正直的人,有理想情操的人。
兒童從小受到父母長輩與老師的言傳身教,如果他的生活環境、語言環境都端正無邪,這將有益於他一輩子的健康成長。也就是說,對兒童、少年給予正面、正確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人之父母、人之師長,有責任也有義務讓孩子從小就在中正而無偏邪的環境氛圍中生活,增強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打下做人做事的基礎。這也是孩子們心理健康的基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民教育、中小學教育對一代又一代國民的基本素養的形成與提高最為關鍵。我們現行的大學教育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十分薄弱,有很多大學生,不僅是理工科學生,還包括文科的學生,對國學的基本精神與經典知之甚少,沒有經受系統的國學教育與訓練。人文、人性的價值和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價值都是長久的、根本的。
我們現在最缺乏的是生動活潑的、適合不同學齡孩子的性情教育與生命教育,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觀、做人做事底線與人的生活目的的教育,而這對於國家民族的長久利益,對現代法治社會、公民社會的建構,意義重大。做什麼人、培育什麼人是根本。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也不是手段。
孔子提倡詩書禮樂之教。他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又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孔夫子讓弟子優遊、涵養、陶冶於詩書禮樂教化之中,養成健全的人格。
國學中有很多內容及教育方式屬於博雅教育及君子人格培養的範疇,中國傳統文人很看重作為個體的人的生存品位與品質,很重視人文的薰陶和修養。
其中,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作用很重要。蔡元培先生在民國初年給中學生寫修身教材,為到法國去打工的華工寫講義,講如何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轉化為近現代的公民道德。
一個人要成人是不容易的,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侵擾。在國家發展過程中,國民的文明素養需同步提升。有人說,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習國學似乎並無用處。但我認為,提倡國學與吸納西學並不矛盾。
陳寅恪說:「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任何民族的現代化都不可能是無本無根的現代化。對於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國方略,我們體認得越深,發掘得越深,我們擁有的價值資源就越豐厚,越能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越能學得西方等外來文化之真,越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華按照現代的要求相融合,構建新的中華文明。
學習國學更重要的是把握中華人文精神與價值理念,瞭解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融會的過程,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個中國人。
國學教育主要是要提高人的素養,培養社會的正氣,不僅美政,而且美俗。我們應當始終以這個目標為奮鬥方向,堅持以教書育人為本,強調培養德藝雙修的人才,有立德之本,有看家的學術本領,掌握傳播交流的手段,為國家、民族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郭齊勇/儒家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