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滄桑的歷史城市──布達佩斯掠影之一

聽著同輩人那些近乎天方夜譚的故事,我十分神往,現在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國度,但覺得和他們形容的不太一樣,顯然比二十多年前富有多了。那時據形容很淒慘,沒什麼像樣東西,人民搶著買中國製造的羽絨服,什麼都能賣得出去。現在看到名牌商店林立,和國際社會很接軌……

充滿滄桑的歷史城市──布達佩斯掠影之一

 

那年五月曾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度假一周。這是一個讓我驚豔的雄偉城市,充滿了歷史滄桑,一百多年前的奧匈帝國,一個當時新興的歐洲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解體。兩次世界大戰她都是輸家,喪失了大片國土。

從小就聽說過一九五六年匈牙利出現一個裴多菲俱樂部,反革命集團要推翻社會主義陣營,文革中被一再渲染告誡,「裴多菲反革命俱樂部」這個名詞連中學生都耳熟能詳。

據說中國因為吸取了這場教訓,一九五七年發動了災難性的反右運動。來到西方國家生活幾十年,逐漸瞭解到蘇聯「老大哥」鎮壓控制東歐各國的片段零星歷史,但畢竟對這些國家瞭解甚少,現在由他們國家人民書寫的講述的真實故事,以排山倒海的氣勢,進入我的視野,衝擊我的心田。

從倫敦轉飛機到布達佩斯只有幾個小時,我們的一個箱子不見了,機場小姐非常客氣地說,可能沒有到達,常見現象,我有些憂慮了,聽她安慰說這樣的事情常常發生,但國際旅客很少丟過行李,二十四小時內一定送到我們的酒店,我半信半疑給了她酒店地址。沒衣服換,早晨起來先買些食品吧,我們住的地方有廚房,冰箱爐子微波爐,洗衣機幹衣機,每天有人來打掃,這樣的旅行安排如同家外之家,HOME AWAY FROM HOME.非常舒適不必天天去飯館。

沿著濃蔭走出去,非常安全愉快的感覺,酒店附近是居民區,面對一個綠地公園,正是五月中下旬,美麗的春夏之交,有鳥兒在枝頭鳴叫。

東西不貴,一美元可以換當地貨幣兩百八十福林。貨品價錢都是成百上千,挺嚇人的數字,習慣了就好了。沒買什麼東西就花了八千塊,和美國加拿大相比,匈牙利人的生活水準不高,工資平均每月五六百美元,我看到老人們提著籃子或塑膠袋,或是推著自行車去買菜,老頭們穿著整潔的舊式西服,帽子上有的還插著羽毛或花,老太太穿著碎花連衣裙,有的戴著方頭巾,或系著一條絲巾,衣著打扮很傳統很保守,但比我經常看到的北美人更注重服飾,沒有什麼人穿著汗衫短褲光頭赤腳就上街的。

街上的噴水池有典型的人體塑像,受希臘神話或者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或是聖經裏的人物故事,和西歐國家沒有什麼不一樣,看來幾十年無神論的共產主義統治並沒有把這些藝術剷除

我們乘公車到市中心看看,街上的噴水池有典型的人體塑像,受希臘神話或者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或是聖經裏的人物故事,和西歐國家沒有什麼不一樣,看來幾十年無神論的共產主義統治並沒有把這些藝術剷除。

年輕人在草地上聚會野餐,建築宏偉,城市很有氣魄,如果刪去人像,這個街景就像歐洲的油畫,可能是這些婆娑的樹影造就。

我們逛街回來,行李已經在等著我們了,真是喜出望外,機場和酒店服務人員英語都很好,文質彬彬,有求必應,對匈牙利的民情頓時有了很大的好感。

坐下來嘗嘗匈牙利食品,這是有名的牛肉濃湯,可能餐館處於最好地帶之一,價格比較貴,加上我們又額外慷慨地付了百分之十五小費,幾個年輕侍者都特別高興。歐洲人不用付小費的,可是北美的習慣要付,他們很殷勤友好,不付小費我們心會不安的。

這是一盤土豆炒肉片,我們還訂了本地的啤酒,加上遊覽匈牙利必嘗的本地特色牛肉濃湯,很樸素的消費,一共花了一萬多福林,加小費合計四十多美元,主要是在昂貴的旅遊中心區域,後來我們在其他地方吃飯,價格幾乎減半。匈牙利的物價比起後來去的瑞士奧地利要便宜很多。匈牙利的甜點蛋糕也美味非常,每天我們都品嘗不同類別的小點心,走很多的路,不必忌口的。蔬菜和水果更是每日購買新鮮的,在路上保證牛奶乳酪肉類堅果,至少一頓自己製作。

溫哥華一位來自布達佩斯的舞蹈朋友告訴我們匈牙利舞特別漂亮,音樂出色,我們這次在布達佩斯買票看了一場著名的民族歌舞,又聽了一場音樂會,名不虛傳,他們的舞蹈音樂中有吉普賽元素,熱情奔放,浪漫而帶野性,能激動你的心,令你也想動起來。看著這些廣告也禁不住要去觀賞呀,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還去了一個本地的活動中心,觀賞和參與了他們每週幾次的晚間舞蹈音樂聚會,每人只交幾塊歐元,可以參加四個多小時的活動,唱一會歌,跳兩小時舞,再聽音樂唱歌,再跳舞,節奏很快,舞蹈很美,主要是退休人士,會講英語的一位工程師告訴我們布達佩斯藝術氣氛很濃,可以玩的地方很多,他們經常跳舞健身,身體都保持的很好,心情也十分快樂,對目前的生活非常滿足。他們先是聽音樂,然後跳舞,音樂演奏家們也是來跳舞的,跳累了再唱歌聽音樂。

餐館酒樓前的樂隊,正對著多瑙河

他們的音樂節奏感很強,很多舞蹈需要高速旋轉,想一想在音樂中這麼玩一晚上,對健康多有好處。我們在溫哥華經常跳歐洲鄉村民間舞,聽著這些音樂就可以從容加入款款而舞,這也使得我們能言語不通也能參與當地的歌舞活動,舞蹈和音樂就是連接的紐帶。

這是兩個舞蹈教師,很帥很漂亮,尤其是跳起來的動感,比照片傳神,他們歡迎我們加入一起跳舞。

餐館酒樓前的樂隊,正對著多瑙河。晚上沿著河邊散步,夜景迷人(右上圖)。

酒吧餐館游輪燈火輝煌,五月下旬,很多年輕人坐在河邊唱歌,有的還在酒吧旁的空地跳舞,音樂聲蕩漾在春天的空氣中。

河畔餐館酒吧林立,河中停泊著豪華奢侈的多瑙河遊輪,連接歐洲幾座著名城市的河上游輪首站就在布達佩斯,充滿了世界遊客,可見這無煙工業將給匈牙利帶來巨大經濟利益。

聽說這個國家九十年代最先允許中國人來自由經商,簽證很容易,有一年我和一批溫哥華老三屆知青聚會,一共十幾人在座,竟然有三位都曾經在布達佩斯擺過地攤,據說都在英雄廣場旁邊,兩位北京人一位天津人,熱烈地談論著當年的心路歷程,其中一位還趕到莫斯科去見證蘇聯政變。其中韓宗京寫下的「我在匈牙利擺地攤」以及「見證紅場巨變」,栩栩如生,郭五一也舊地重遊,和朋友開車幾次遊歷歐洲數國達幾月之久,出版旅遊書數本,他也寫過匈牙利,都被我編輯進溫哥華老三屆知青博客中。

聽著同輩人這些近乎天方夜譚的故事,我十分神往,現在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國度,但覺得和他們形容的不太一樣,顯然比二十多年前富有多了,那時據這哥幾個形容的很淒慘,沒什麼像樣東西,人民搶著買中國製造的羽絨服,什麼都能賣得出去,韓兄得意地說,一件中國羽絨服就可賺幾十美元,很多中國人都在此淘到第一桶金。現在我看到名牌商店林立,和國際社會很接軌。

晚上我們買票乘坐多瑙河上遊艇觀看兩岸宮殿城堡,費用包括音樂伴奏晚餐酒水果汁糕點等。

兩岸是輝煌的宮殿教堂,不比巴黎的塞納河遜色,我們也在巴黎遊船上觀看過塞納河兩岸,還在德國的萊茵河上泛過舟,也曾在瑞士和法國之間的日內瓦湖上觀看兩岸的不同國旗。在魁北克勞倫斯河上觀看紅葉滿山,在密西西比河岸邊的三百年前奴隸莊園參觀,在碧詩省的菲莎河垂釣。遙遠的記憶中,在長江江輪上看朝陽,在延安延河畔迎送落日,贛江上唱著少年之歌,珠江邊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在船外,任微風吹拂,軟發飛揚,蘇軾的大江東去,此刻迴響耳畔。我們這一代人,短短的幾十年,上下起落,下到農村,走出國門,什麼時候,夢中也未想到有這樣一天,可以遊走地球上這麼多地方,以前是背頌默記的地理知識,今天成為眼前的一條條河流,一座座宮殿,一個個國家……

小樂隊奏起了藍色的多瑙河,人生能有幾回這樣的夜晚,我們情不自禁地隨音樂跳起快三步華爾滋舞。如此銷魂,不負此行,此情此景終身難忘。從那以後,每當這段流傳百年的樂曲響起,我都會沉浸在那一個美妙的夜晚回憶中,音樂的神奇魅力,她總是把人生曾經經歷的時刻再現,這種精神財富將跟隨我終生,和物質財富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夜晚乘地鐵或者汽車回酒店,四通八達,票價很低,一周才幾十美元,可以任意乘地鐵汽車河上擺渡輪船短途火車。我們持英國護照,在一些歐盟國家,七十以上免費,蘇阿冠交通全部免費,我還要過幾年。

現代化的地鐵站,四通八達,非常安全,我們出門較遲,晚上很晚回酒店,春夏之交,氣候宜人,背著雙帶肩包,帶著相機地圖和信用卡,少量當地錢和一些歐元,就所向披靡了。

聽朋友韓宗京不止一次提到他們剛出國門時在匈牙利只吃得起一種大餅,俗稱」爛狗屎「味道很不錯」。那天在地鐵突然發現這個像披差的大餅,蘇阿冠叫了起來,LANGOS,不就是爛狗屎嗎,趕快買一片嘗嘗!

最大的自由市場裏,琳琅滿目,都是個體戶。我買了一瓶本地產的蜂蜜,一公斤才合美元四塊錢,每天我們都沏泡綠茶兌上蜂蜜,旅途上注意上火,經常在外品嘗中歐食物,味道偏鹹油重肉類為多,總是不能忘了每日一頓自己做飯,補充蔬菜水果綠茶紅酒這些基本保健食品,因為自己有廚房可以自我調配。過了匈牙利就要隨團遊歷德國瑞士奧地利捷克等國,就要頓頓在餐館吃飯了。

街上時常看到很熟悉的頭巾花色,蘇聯和東歐一帶的特產,我也有一條紅花的,是朋友多年前在莫斯科買的送我的禮物。右圖是似曾相識的帽子,五十年代中國小男孩帽子也有仿造這種式樣的,蘇聯紅軍帽。

我們隨意搭乘汽車來到郊區,很多新建居民樓房,到處轉到處走,餓了就找個小餐館,體驗老百姓的物價如何。

見到一個陵園,也好奇地去進去參觀參觀。(見左圖)宗教氣息很濃,到處是十字架和聖母像,外面有鮮花店鋪,也有鮮花攤位,便於人們進來之前購買。

我們還乘坐多瑙河上擺渡遊船到了很遠的地方玩,一幢幢公寓大樓矗立,綠地樹蔭環抱,有開發商的廣告,我沒有時間去瞭解房價,只是好奇地在附近散步和觀察,配套的商店和藥房電影院超級市場汽車站都在附近,我們在停船碼頭又看到LANGOS大餅, 有甜的,也有加上奶油乳酪的,的確物美價廉。

多瑙河心的島上是一個供遊人休憩的長長的公園

多瑙河心的島上是一個供遊人休憩的長長的公園,可以跑步健行散心觀景,種有各種花卉草木,我站在島上觀望對岸佩斯燈火。2014年好萊塢大片”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布達佩斯大酒店”就在這座島上,我們在夜色朦朧中瞻仰其建築,更顯氣勢非凡。

多瑙河兩岸的兩個城市,布達和佩斯,都很宏偉壯觀合在一起稱為布達佩斯,在連接十個國家的多瑙河中段,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璀璨的明珠。聚精會神聽著那些久遠的故事,嚮導們都很敬業,他們需要英語,體力,口才,知識和獨立見解,他們每天向全世界到來的遊客講述發生在這裡的故事,還要回答很多專業的問題,來參加的人很多都見聞廣博,喜歡提問。

我們參觀了蘇聯紅軍紀念碑。嚮導說,考慮到蘇聯紅軍的確於希特勒鐵蹄下解救了很多歐洲百姓並死傷巨大,二戰中作出巨大犧牲,匈牙利保存了他們的紀念碑在首都,但其他前蘇聯的塑像全部請走了,放在郊區一個荒涼的地方無人問津。我們決定一定要去看看,地方很遠,很少有普通遊客去,嚮導說如果想瞭解匈牙利二戰之後的社會和歷史是如何被蘇聯影響和支配的,就一定應該去看看。那裡還有一個展覽,圖片和文字眾多,資料完整,再現了一九五六年震驚世界的匈牙利革命,旨在去史達林化。我倆準備第二天就自行前往參觀。

美國總統雷根在匈牙利是受人尊崇的世界領袖,他不遺餘力地反對共產主義,在街上看到他的塑像。他深受美國人民和東歐人民懷念,我讀了雷根兒子寫的一本回憶總統父親的書,雷根的父母是普通愛爾蘭移民後代,生活貧苦,雷根十幾歲時當過游泳池救生員,還是他媽媽向負責人請求,「給這個男孩子一個機會吧,他很盡職,夏天需要這個工作掙點錢。」 雷根晚年患了老年癡呆症,他告別政壇的最後一封信可以列入世界上最感人的篇章之一。

他在前共產主義國家也受到空前的敬重,他那著名的一句話,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戈巴契夫先生,拆掉這座牆吧!) 至今仍響徹在許多前東歐人民的心裡。

在匈牙利首都的廣場上,我照攝下雷根塑像,當地導遊又一次向旅遊者介紹雷根的名言: We welcome change and openness; for we believe that freedom and security go together, that the advance of human liberty can only strengthen the cause of world peace。 There is one sign the Soviets can make that would be unmistakable, that would advance dramatically the cause of freedom and peace。 General Secretary Gorbachev, if you seek peace, if you seek prosperity for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if you seek liberalization, come here to this gate。 Mr。 Gorbachev, open this gate。 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一九八七年六月,雷根在柏林牆前對蘇聯總書記喊話,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柏林牆被推倒,東歐巨變。

在雷根的銅像附近是一座小橋,橋上站著納吉的銅像,他面向國會大廈,一九五六年他被指控為匈牙利反革命後臺,一九五八年被蒙上雙眼處死,頭朝下被埋進土坑裡。人們現在無比敬重地紀念他,認定他是真正的愛國者,由於時代的局限,他直到臨死之前還是一個共產主義的信奉者,但他看到史達林的專制,不願自己的國家追隨那樣的道路。嚮導給全世界來的參觀者講解五六年匈牙利革命和納吉的悲劇。

「匈牙利裴多菲反革命俱樂部」,幾乎在我剛剛步入中學,天天要上的政治課上,就聽說過這樣唬人嚇人的名字,以及「衛星上天,人頭落地」的無休止的說教,很高興今日能以自由之身和自由心靈,瞭解世界上發生的大事件,聽聽那些經歷了變故的國家和人民是怎麼想的,親眼看到發生世界大事的這些地方。

站在納吉像旁邊,不由想到中國不也有無數的人被冤枉以致被整死嗎,尤其在匈牙利革命被鎮壓後的第二年,尤其在罪惡昭著的文革期間。

我們看到了著名的「多瑙河畔猶太人鞋子」。一九四四年他們在這裡被射殺,鮮血染紅河水,有一部著名電影可以找來看看,Sunshine,四代人的故事,以布達佩斯作為背景,極具文化品位,盡顯歷史殘酷現實和人性的美醜。

一位當年瑞典駐布達佩斯外交官沃倫伯格,親眼見到槍手射擊無辜平民,就在市中心最風光如畫的多瑙河邊,鮮血染紅了河水,他用自己的外交家地位,救下九萬七千猶太受難者,戰後被蘇聯紅軍帶走,不知所蹤,死於秘密囚禁。至今匈牙利人民,尤其是全世界的猶太人尊崇他紀念他,才想起我曾經把溫哥華猶太人紀念瑞典沃倫伯格和日本外交官杉原千畝的場景寫過報導,也翻譯了他們的事蹟為中文,至今還留存在猶太人辦的網站上。過幾天我們會去維也納,中國外交家何鳳山也不顧後果和自身安危,為奧地利猶太人簽發了幾千張生命簽證。我相信善有善報,我信奉善良,這是人類的起碼良知。

一個電影叫「sunshine」,描寫四代猶太家庭在布達佩斯的歷史,藝術性思想性都很高,我多年前看過兩次,無法忘卻,從奧匈帝國演到東歐社會主義集團破滅,曾爺爺為帝國賣命,受到皇帝寵倖,可是帝國崩潰,爺爺曾做到全國的大法官,卻受匈牙利幕僚排擠,父親是三六年奧運會金牌擊劍冠軍,幾代人都出類撥萃,同時認為自己是真正匈牙利人,還是不斷受當地人歧視,父親甚至聽從教練勸導換了姓氏以便為匈牙利在世界增光,他們很有錢過著貴族式的生活,美麗的匈牙利姑娘搶著嫁給他家兄弟,可是納粹一來他父親被活活在寒冬被冷水澆身,成了冰棒活活凍死,他的兒子目睹一切卻愛莫能助。

在三六年柏林奧運會上,一個美國猶太人曾勸他去美國,因為希特勒上臺,歐洲政治氣氛在改變,而這位忠貞的愛國者認為自己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就是真正的匈牙利人,那位美國人告誡他說,你永遠不會成為他們中一員,不幸而命中,他死在匈牙利納粹分子手下,而且是當年最嫉妒他的同學之手。接著第四代被蘇俄革命煽動,捲入政治,迫害過他人自己又被迫害,最後影片結束時他說,我們不再為什麼帝王,領袖,國家,榮譽而活,我要為自己而活……

前不久在溫哥華的一個小型聊天會上,有人說很多猶太人後代不會再回到匈牙利波蘭這些傷心之地,他們父輩四五年九死一生從集中營出來後,回到家鄉有的人還是被鄰居殺死,因為怕他們回來討要房屋財產。

我們走在一座豪華像宮殿一樣的房子面前,嚮導說這曾經是猶太人的資產,可是他們全家都被遣散,死在集中營裡。一九四四年十個月中,有八十萬匈牙利猶太人被送到波蘭死亡毀滅營中,我們被帶去參觀城中的猶太大會堂,這曾經是全歐洲最大的猶太會堂,嚮導說猶太人歷史上對布達佩斯的貢獻極大,是繁榮這座城市的重要經濟力量,今日一切隨風所逝,我耳邊想起溫哥華兩位匈牙利猶太老人講過的話,有生之年絕不回去,他們的父母都死于那裡,他們不會忘記,也不會原諒。(作者:曹小莉/加拿大華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