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樹:聖經與中國傳統農業
當《舊約.創世記》記載當初「沒有人耕地」的時候,「上帝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因此上帝是第一位務農者,第一位建立了一個農園。農業是神聖開始的。這正符合中國的傳統歷史,中國的農業開始也是神聖的,稱之為神農。
「上帝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以後,「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這正如《准南子.修務訓》所載,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漢書也載「辟土殖穀曰農」。
「上帝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上帝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舊約.創世記》)。
「各從其類」,「各樣的樹」,乃多元化的農業,這正如《尚書.舜典》所稱,「汝后稷,播時百穀」,這乃多元化的百穀農業,《尚書.洪範》也提出多元化的農業,「歲月日時無易,百穀用成」。故春秋時代齊國管仲說:「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多元化的農業英文乃:Biodiversity。
農田有「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在西方稱之為Permaculture,意即永恆的農業。
「耶和華上帝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舊約.創世記》)。
《創世記》二次載上帝「將人安置在」農園。人類的開始是以農為業的,因為農業是神聖的。上帝使人類以神聖之農業為業務,「使他修理看守」。故《呂氏春秋》后稷農書之上農篇一開始就說,「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這段話的意思是符合聖經的,因為上帝先將人類安置在農務上,故中國古代的聖賢皇帝們怎樣來引導百姓們呢?乃先安置他們務農。
上帝將人安置在農業上,「使他修理看守」。什麼是「修理看守」呢?《呂氏春秋》上農篇多處有載,「修理看守」乃「教民尊地產地」,「故敬時愛日」,「力耕」,「節用」等。
西漢《賈誼新書》裏有句話「不植則僵,不循則壞」,意思是不種植就會餓死,土壤不循環則會被破壞。所以要修理土壤的破壞和看守種子的「各從其類」(Yielding seed after his kind)。
土壤的循環乃「修理看守」重要部份,不植則僵,但《管子》書輕重篇載「饑寒凍餓必起於糞土」。《荀子.富國》篇提「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富百倍」,「田肥以易」乃生生之易,乃大自然的循環,乃可持續性的農業。老子《道德經》載「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糞乃土壤生生之易循環的修理看守。所以荀子在《富國篇》強調「多糞肥田」,《淮南子》在時則訓篇提「糞田疇,以肥土疆」。
美國農業土壞局局長金教授(F. H. King)在一八九五年著《土壤》序說:「土壤不單是一種化學和物理的混合反應作用,土壤是一個變化無窮的富有生命舞台」。
金教授在一九○七年訪問過中國,寫了一本書《四千年來的農夫》,他問,為什麼中國的農民耕了四千年的田地,其土壤還是照樣肥沃,答案是「多糞肥田」。不以糞為肥,而用化肥,中國的土壤能再持續四千年嗎?因要修理看守。
經上所載的果子、種子「各從其類」一事,乃涉及種子遺傳的基因,DNA。今世科學把一些種子的基因轉換了,農民們購買轉基因種子有三大原因:第一,希望增加農作物的生產。第二,乃為作方便。第三,以為轉基因種子抵抗力強。
轉基因種子分二大類:第一大類是本身能抵抗殺野草劑的種子,花生和菜子油是些例子。農作物生長時候,野草也出現了,噴農藥能殺野草,但並不會傷害農作物,因為農作物已經有抵農藥的基因。
但是多年噴農藥的話,野草本身抵抗力越來越強,到一天野草就會失去控制的繁殖了。
第二大類乃BT農作物,把細菌的基因引進了農作物種子的基因,這種細菌能使種子產生了殺蟲劑,這樣做也會增加害蟲的抵抗力,並且多年以後,轉基因的種子就失去能力。
最近有實驗調查,轉基因的種子產量沒有增加,只是農民種子的成本增加而已,並且轉基因種子所產生的農作物,對人類的健康會不會產生傷害,爭論很強烈。歐盟已禁止該種子。
「耶和華上帝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耶和華上帝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舊約.創世記》)。
上帝一開始將人類安置在農業上,中國是以農立國,把農業看為根本,把商業看為枝末。因此有「農本商末」之稱。故漢桓寬之《鹽鐵論.力耕篇》載,「是以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躬耕趣時而衣食足」。「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穡者民之務也」,「治家養生必於農」,「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故理民之道,在於節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
先要認為本之重要,然後再確定末之用途,就能達到《鹽鐵論》所謂的「農商交易,以利本末」。中國是以農立國,最先發明鐵犁的用途,故《鹽鐵論》謂「鐵器者,農夫之死生也」。
幾千年來之以農為本,以商為末的傳統,帶來給中國人民有勤勞、節用的工作道德。今天中國人的工作道德,是幾千年來的務農產生的。「三年耕而餘一年之蓄,九年耕有三年之蓄」。因此墨子在《非攻》下篇曰,「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國之說,一天下之和,總四海之內焉,率天下之百姓以農」。
務農不但給中國人民有了工作道德,勤勞節用,敬業精神,還給人民有一個人生的意志。《呂氏春秋》后稷農書上農篇載「民農非徒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
民農乃「貴其志也」,這就是務農的人生意義。因為「上帝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隨意吃」。
人生最高的意義乃遵行上帝的旨意,乃遵行「上帝吩咐」。上帝的吩咐乃中國傳統的天命。上帝吩咐中國的天命乃「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天命賜中國人民糧食,民以食為天。《神農本草經》三卷,每卷都載有果類、穀類、菜類。淮南子曰,「神農之法曰,丈夫丁壯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饑者」。民以食為天,和遵守上帝的旨意,是中國人民傳統工作道德的來源,也是中國傳統的天命。農本商末,是民以食為天的天命。「天命不易」,中國雖久天命未改。
「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上帝就「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舊約.創世記》)。
這正如《詩經》常棣篇所說的,
妻子好合
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
和樂且湛
遵守上帝的吩咐,服從天命,以農本商末的本末相輔相成,乃修身也。
夫妻合好,配偶相配,修理看守,乃齊家也。
「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舊約.創世記》)。
基督耶穌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新約.約翰福音》)。
「義人的根,必不動搖」(《舊約.箴言》)。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大學》)。
農為本,商為末,「土居中央為天潤」,「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乃治國。
「一天下之和,皆四海之內焉」乃平天下。
「耶和華上帝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舊約.創世記》)。
什麼是「分別善惡」?英文聖經譯是「善惡的智識」。因此我們可以說「分別」的本身是一種智識,也可以說「智識」的功能乃在分別。智識是腦力的活動,是理性的分析,是有獨立性的個人自由。黑格爾的歷史觀是絕對的自由,個人自由是希臘文化最高尚的價值,這自由也是西方文化的傳統。
分別善惡就是邏輯性的科學分析,科學的推理,工業革命的基礎。
上帝告訴人類以務農為主,而「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是「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上帝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惡」(《舊約.創世記》)。「眼睛就明亮了」乃十七和十八世紀的歐洲的啟蒙時代(Enlightenment)。「你們便如上帝」乃以人代替上帝,以科學代替宗教,以「知道善惡」的理性代替道德的信仰,以人定勝天的精神代替傳統的天命,以人類個人意志的自由代替大自然的農本商末傳統。
德國大詩人哥德在十九世紀著《福斯特》巨作(Faust),內中描寫一位福斯特博士,他深覺需求絕對的真理和人生的意義,就產生自我意識的異化,就將他的靈魂出賣給魔鬼,以換來如上帝能知道善惡。福斯特博士把靈魂出賣給魔鬼以後,果然眼睛明亮了,並得到今生的快樂,羅曼史,成功,智識,滿足和地位。後來福斯特發現,一個人得到全世界以後,而喪失靈魂,有何價值呢,臨終以前他悔改而求上帝施恩赦罪,上帝就憐恤他。
十七和十八世紀的啟蒙時代,歐洲把靈魂出賣給科學和技術,以換來經濟繁榮的進步和強大。直到今天,西方把人類的資源消耗掉了,把人類的環境破壞掉了,以化肥和農藥破壞了土壤,污染了水源。科技的時代進入核子、太空和高科技時代,這些都是支末,缺少根本。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舊約.創世記》)。
人類果然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魔鬼,經上載,「那棵樹好作食物」,但是「人活不是單靠食物,乃靠上帝口中所說的話」,乃靠上帝口中的吩咐,天命也。
「那棵樹且是可愛的」,分別善惡的知識和邏輯有吸引力,有些人盲目迷信了科技的萬靈,被大都巿的虛榮收買了。
「那棵樹能使人有智慧」,有些人以為能分別善惡就能當上帝了,有了科技就定能勝天了,理性的分析就能找到絕對的真理了。
當人類吃了這分別善惡果以後,「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世界所有的物質享受,成功,地位,智力都不能滿足人類靈魂深處的需要,人類的自我意識裏還是虛空的,異化的,死亡的。
「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以後,人類「自己編作裙子」,但是用果樹的葉子,日曬風吹以後葉子就乾而掉了。人類為自己安排的辦法是臨時的,是暫時的。正如人類為自我意識的虛空和異化常採用醉酒或吸毒的方法,這些都是非根本的答案。人類捨本就末以後,採用麻醉的毒品,內心的良心就產生不安,結果經上載,「聽見上帝的聲音,就藏在園裏的樹木中,躲避了上帝」(《舊約.創世記》)。
「上帝呼喚人類,你在哪裏?」
人類雖進步發展,在物質上得到相當可觀的成績,但是人類在道德精神上迷失了路徑。人迷路了,人類如羊群失了,如羊群沒有牧羊者。人類不知道他現在何地,人類不知道他本身是誰,上帝在呼喚,尋找人類。
「你在哪裏?」「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麼?」
《呂氏春秋》上農篇載,「民捨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這段話的意思是,農民放棄農業而從事商時都變成狡猾,喜歡動腦筋。多動腦筋則變成欺詐,欺詐的人一般很會玩弄法律,很會顛倒真理,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當上帝責問男人為何吃分別善惡的果樹,他的回答是,「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
第一, 男人怪女人給他吃該果子。
第二, 男人怪上帝賜給他該女人。
這樣做不是我錯而是別人錯,總是為自我辯護,把責任推給別人,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永遠是有錯的,這就是人類人性私性,私性總是保護自己。為自護,常要「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分別善惡總是把他人分別為惡,把自己分別為善。
當上帝責問女人為何吃分別善惡的果樹,女人的回答是,「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啟蒙時代以後的社會就開始「捨本而事末」。在科技巿場制度之下,競爭和壟斷是自由貿易的靈魂,這些活動都是高度的「好智則多詐」必然現實,分別善惡乃以自由貿易為善,以保護政策為惡。國與國有糾紛的時候,每一國都為自己辯護,總是他人錯自己對,常常在每國自己的媒介報導裏,以是為非,以非為是。當貿易有順或逆的時候,常辯護自己或怪他人,常在輿論和民意宣傳上,創造敵人,提倡核武器增產,或太空的火箭防衛網,只顧巿場利益,忽略世界和平,這些都是全球性的「捨本而事末」,「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當人類在啟蒙時代把靈魂賣給科技的時候,世界往下的世紀是以文明的科技換來文明的危機。「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傳統是以農立國,農本商末,這個文明的原型就是創世記的生命樹。因為直到今天,中國接近百分八十的人口,還居留在鄉村務與農有關之業。
相對來說,先進國家們的西方,只有百分之一人口務農,其文明原型乃分別善惡樹,故中國之所以為今天唯一最悠久又不斷繼續文明的國家,乃因中國是農本商末,以德為本財為末的生命樹。(陳慰中)